- 2009年 5月 31日 13 次提交
-
-
由 rsc 提交于
Suppose an inode has been used and freed. It is left marked I_VALID (the bug). Now ialloc comes along and reuses the inode. It writes the new inode type to disk and returns iget(dev, inum) to get the cache entry. Iget sees that the inode is valid and doesn't bother refreshing from disk. Now when the caller iupdates, it will write out a zero type and the file or directory has disappeared.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Also, an experiment: use "thread-local" storage for c and cp instead of the #define macro for curproc[cpu()].
-
由 rsc 提交于
-
由 rsc 提交于
Delete parallel port output. Works well with qemu -nographic mode.
-
由 rsc 提交于
-
- 2009年 5月 27日 1 次提交
-
-
由 rsc 提交于
Other files unchanged.
-
- 2009年 3月 09日 5 次提交
- 2008年 10月 21日 1 次提交
-
-
由 rtm 提交于
-
- 2008年 10月 17日 1 次提交
-
-
由 kolya 提交于
-
- 2008年 10月 16日 3 次提交
- 2008年 10月 15日 5 次提交
- 2008年 10月 13日 4 次提交
- 2008年 10月 09日 1 次提交
-
-
由 rtm 提交于
-
- 2008年 9月 28日 1 次提交
-
-
由 rtm 提交于
-
- 2008年 9月 25日 1 次提交
-
-
由 kolya 提交于
-
- 2008年 9月 24日 1 次提交
-
-
由 kolya 提交于
accessible to user from the hidden CPU segment registers.
-
- 2008年 9月 11日 2 次提交
- 2008年 9月 09日 1 次提交
-
-
由 kaashoek 提交于
-